其他
毕业季·院长致辞︱潘剑锋:坚持对科学的信仰和生命的热爱
来源 | 北京大学法学院
坚持对科学的信仰和生命的热爱
——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22届毕业生欢送典礼上的致辞
大家上午好!
今天,我们汇聚于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,欢送我们2022届的毕业同学。
首先,我代表北京大学法学院全体老师和非毕业的同学,热烈祝贺2022年顺利毕业的各位同学!祝贺你们!
不容易呀,今年毕业的各位同学。经历了这么多跌宕起伏,带着不少的困苦和遗憾、惊喜和坦然,你们终究还是踏进了今天的欢送典礼现场。看着在座的诸位毕业同学挺拔的身姿、欢快的笑容,我和我的同事们感受到了你们的坚强与乐观!我们为你们喝彩!
说大家不容易,是因为各位在北大的本学位的攻读过程中,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疫情期间度过的,有几乎一半左右的课程是在线上完成的,疫情的变化、反复,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;在过去几个月里,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生活,瞬间变得极为脆弱,变得几乎令我们无法认识:没有人会料到,进出校园、到食堂吃饭,乃至一同在未名湖边散步,都会成为值得在朋友圈里晒一晒的特殊时刻。在这样略显不安定的环境中,各位同学勤勉向学,克服困难,顺利毕业。我们为你们骄傲!
各位毕业的同学应当记住,你们的顺利毕业,同样凝聚有他人的心血。为同学们日夜操心的家人、以各种方式帮助过同学们的社会各界人士、为了同学们健康成长而并肩作战的各位法学院老师,都为各位同学的成长付出了辛劳。亲友们、老师们、朋友们,大家真的辛苦了!我也代表毕业的同学谢谢你们!
为此,我提议,为我们所克服、战胜的一切,为我们所取得的成绩,郑重地鼓掌,以示纪念、庆贺和感谢!
也正因为生活被巨大的不确定性所笼罩,未来的生活和社会,不仅需要同学们出众的专业素养、技能和判断,更需要大家的良知、热忱和创造。法治、正义、公平等价值的实现,有赖于一套科学制度的持续运行。当突发事件、甚至是悲剧降临时,和个人、家庭一样,制度受到的冲击会是巨大的,调整、变革的过程也必然是漫长而痛苦的,甚至难免犯错。作为一个法律人,大家当义不容辞地投入到对制度的观察、反思、改革和建构中。希望同学们能深深地扎根于我们身处的社会中,与我们的国家一起在风雨中成长、繁荣、强大。
无论是同学们的父母,还是同学们的老师,我们都要接受一个有些残酷的事实:作为毕业生的你们终将踏出校园,你们日后会经历更多的风雨,甚至要面对比疫情更为突然和沉重的冲击。但我坚信,“石可破也,而不可夺坚;丹可磨也,而不可夺赤。” 我们北大法学院毕业的学生,不会轻言放弃,定会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始终保持对科学的追求和信仰、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。
科学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总结,它指引人们正常有序地生活。作为一个正常人、理性的人,就应当听从科学的召唤,遵循科学的规律,包括学习、生活、工作乃至国家制度的建设和政策的确立。追求科学、信仰科学,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,我们需要学习、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。
走出校门,大家就是“法律人”了。但法律人如果缺乏基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,就很容易沦为利益和口号所驱使的“工具人”、“空心人”,失去自己人之为人的尊严,漠视身边的其他生命。阅读、线上课程、会议交流和观看科普的纪录片,都是学习科学知识的便捷方式。我真诚地希望大家在毕业后,将碎片化的时间分配一些来充实科学知识。唯有通过对科学的研习,我们才能获得了解自己和世界的钥匙,习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,面对艰难和意外,才不会陷入惊慌和焦虑不能自拔,方能张弛有度。
爱因斯坦说过:“这世上,有两样东西是无限的:宇宙和人类的愚蠢”。不断积累的科学知识,能帮助我们区分事实与观点、原因与结果,从而更加明辨是非、识别善恶,对抗狂热与迷信,在或大或小的判断中做出明智的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的决定。
其实,对科学的追求和信仰的意义,我们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应该有所体会:科技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,科学的决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、社会秩序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是何等之大。在被科技所包围、渗透和侍奉的环境中,作为有感知和良知的生命体,我们迫切需要培养对科技的敏感性,具备对其发展和影响的思考力和行动力。坚持对科学的探索和追求,恰是帮助我们训练和保持这种敏感性的有效途径。
信息化、电子化的生活状态,已然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面向。而对科学的共同追寻,能在我们与他人、与自然和整个世界之间,创造出一种奇特而沉甸甸的联结感。这一过程会自然而然地带来惊喜、震惊和赞叹,会天然地激发起我们与他人分享、切磋和共同探索的欲望,让我们看到并欣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神奇而又庄严的和谐之美。为了真正实现这样的愿景,崇尚科学,坚持对科学的信仰,是现代人之所以为人的应有之意。
疫情的发生和防控疫情措施的采取,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,但是,经历就是一笔财富,它也引发了我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,促进了我们自身的成长;科学的发现与运用,在给我带来生活方便的同时,也同样会给我们带来些许的困惑,可以说,科学的发展过程中,也充满不确定性。
在不确定性中去寻求相对的确定性,有没有好的途径?我想,从根本上而言,就是要求我们对生命的尊重:热爱生命。
其实,即使是没有疫情,没有相对严格的防控措施,大家活着也不容易:在座的各位已经是社会的幸运儿了,但回首自己的成长经历,多少都会有自己的所谓高光时刻和黯淡时期,无论是困难的克服还是成绩的取得,哪个不需要付出辛劳。人生就是如此,高潮低潮跌宕起伏,在成长的过程中,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坚持下、努力下,就迎来了新的曙光。
我们热爱生命,就是相信生命是坚强的。以坚强的生命作为基石,无论是来自经济上的压力、情感上的挫折,还是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失败,等等,我们都要勇敢去面对。不要过分的自责,我们需要接纳自己,与自己和解;不过分苛求自己,给自己留出充足的时间去努力;允许自己犯错,知道圣人和伟人也有犯错的时候。宽待自己,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韧性,去观察、学习和调试,确保判断的质量。唯此,在情况突变,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,我们仍然能踏上长远而坚实的道路。
我们热爱生命,不仅仅热爱自己的生命,还包括热爱他人的生命。在未来,你们在保护、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的同时,对你身边的人伸出援助之手,以自己的方式尽力给他人以依托、支撑。让我们的生命之光照亮和温暖尽量多的人!“天地之性,人为贵”。竭力保护人之为人的尊严,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使命。希望大家今后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、人与事的关系时,能始终坚守住生命和人性的底线!
你们要毕业了,要对你们说的话应该还有些,比如,关于工作、生活。适逢毕业季,前几天有十几年前毕业的学生在朋友圈晒当年老师们的毕业寄语,我看到了我当年写的两句话:抱进取之心工作,怀感恩之心生活。十几年过去了,我觉得这两句话还不过时,在这也转送给在座的毕业生。但转念一想,这有点偷懒。于是,这两天又想了两句大白话,算是今年对毕业生的寄语:知行合一,说人听得懂的话,做幸福大伙的事。
庄子云:“受命于地,唯松柏独也,在冬夏常青青。”同学们是北大法学院永远的孩子,努力吧,希望你们是我们永远的骄傲。
祈愿同学们信仰之念常在、生命之树长青!
祝大家健康、平安、顺利,谢谢各位!
2022年6月19日
责任编辑 | 金梦洋
审核人员 | 张文硕
本文声明 |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,如遇侵权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(北大法宝)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/案件/事件等的解读。
关注下方公众号,获取更多法律信息
点击「在看」,就是鼓励